自動擋車型的檔位包括P檔、R檔、N檔、D檔、S檔、L檔、M檔等,這些檔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。了解這些檔位的含義和正確操作方法,對于新手駕駛員來說尤為重要:
首先,P檔停車檔或駐車檔,是車輛長時間停放時所掛的檔位。它利用變速箱內(nèi)的機械裝置來鎖緊汽車的轉(zhuǎn)動部分,使汽車不能移動。在掛入P檔之前,需要先拉起手剎,然后掛入P檔。如果車輛尚未完全停穩(wěn)就強行掛入P檔,可能會損壞變速箱。
R檔是倒車檔,用于車輛倒退行駛。掛入R檔前需要踩住剎車,按下?lián)Q擋桿上的換擋鎖,然后才能將換擋桿移至R擋。當車輛尚未完全停定時,不可以強行掛入R擋,否則會損壞變速箱。
N檔是空檔,適用于車輛短時間停放且不熄火的狀態(tài)下。掛入N檔后,發(fā)動機的動力不會輸出給車輪,踩油門車輛不會行駛。在拖車時,需要掛入N檔,但自動擋車輛拖車時速不應超過30公里,且不可長距離拖行,否則會損害變速箱。
D檔是前進檔或驅(qū)動檔,適用于一般道路行駛。當換擋桿置于D檔時,車輛會根據(jù)節(jié)氣門的開度和車速數(shù)據(jù)來自動切換檔位。駕駛者只需控制好油門踏板就可以控制車速。
S檔是運動模式,讓車輛駕駛起來更加運動。掛入S檔后,節(jié)氣門響應速度變快,發(fā)動機轉(zhuǎn)速保持在較高的轉(zhuǎn)速區(qū)間內(nèi),換擋時機向后延緩,使車輛時刻保持在高功率輸出狀態(tài)下,增加了駕駛樂趣,但油耗也會大幅增加。
M檔是手動模式或模擬手動模式,由司機手動完成換擋。在M檔附近會有“+”或“-”的符號,“+”代表升檔,“-”代表降檔,也可以通過方向盤換擋撥片進行加、減檔。M檔的作用是增加車輛的駕駛樂趣,使駕駛車輛變得更加自由。
數(shù)字檔(1、2、3)和L檔(低速檔)用于限制檔位,主要用于爬坡或需要大扭矩輸出的情況。B檔是長距離滑行或下坡時使用的檔位,可以提供制動效果并加強能量回收,增加電池續(xù)航能力。
自動擋車正確的操作方法和習慣:
不同品牌的自動擋車型采用不同的擋位設計,包括直排式、階梯式、電子式、旋鈕式和懷擋式等。每種設計都有其優(yōu)缺點,選擇適合自己的擋位設計可以提高駕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。
奔馳品牌確實推出過手動擋車型,但這些車型主要面向的是較為經(jīng)濟實惠的市場領域。這與歐洲市場的狀況形成了明顯反差,在那里,手動擋汽車不僅數(shù)量上占優(yōu)勢,還承載了歐洲汽車文化的精髓。 在德系豪華車陣營中,例如奔馳,手動擋車型通常被定位為入門級產(chǎn)品。
在寶馬目前的在售車型中并未提供手動擋版本,但許多車型都配備了手動模式,以供駕駛員根據(jù)駕駛環(huán)境靈活切換。盡管如此,寶馬車輛的駕駛體驗依然卓越。 自動擋的優(yōu)勢在于其操作簡便,有助于減輕駕駛員的疲勞,特別是腿部疲勞,對女駕駛員而言也極為友好。此外
對于初次駕駛寶馬5系的車主來說,了解一些基本的駕駛操作步驟是至關重要的。由于寶馬5系采用自動擋變速箱,因此操作相對簡單,主要依靠剎車踏板和油門踏板來控制車輛的行駛和減速。這種設計使得沒有離合器的操作變得更加容易,大大降低了駕駛難度。 具體來